《受力分析》教案
课 题 |
受力分析 |
课 时 |
1 |
课 型 |
新授 |
教学目标 |
1. 理解三种性质力并会分析; 2.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—平行四边形定则; | ||||
如何培养 能力以及 思维品质 |
1. 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能力; 2. 培养学生掌握“等效性”这种物理思想方法; | ||||
重 点 |
1. 理解三种性质力并会分析; 2.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—平行四边形定则; | ||||
难 点 |
1. 受力分析; 2. 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大小; | ||||
关 键 |
1. 抓住弹力、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原因进行受力分析; 2. “等效代替”思想的运用求解力的大小; | ||||
教学分析 |
|
教 具 |
| ||
板 书 设 计 |
受力分析 一.分析三种力: 二.注意: |
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|
师生 活动 |
时间 分配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◆复习提问: 1. 重力的定义、方向: 2. 弹力的定义、方向、产生条件: 3. 滑动摩擦力的定义、方向、产生条件、大小: 4. 静摩擦力的定义、方向、产生条件: ◆引入新课: ——现实生活中,物体通常是同时受到几个力,那么,怎样进行受力分析呢?。 ◆新授课: 一.受力分析: 1. 定义: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、弹力、摩擦力等性质力; 2. 注意问题: (1) 不要“丢三拉四”——丢力; (2) 不要“画蛇添足”——添力; (3) “重力”一定有,“弹力”看是否接触挤压,“摩擦力”看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; 【例1】分析物体A、B的受力情况:
|
|
|
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|
师生 活动 |
时间 分配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◆巩固练习:
|
|
|
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|
师生 活动 |
时间 分配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◆作业:
|
|
|
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|
师生 活动 |
时间 分配 | ||||||||||||||||
◆作业:
参考答案: 【巩固练习】 【作业】 |
|
|
版权声明:以上关于《受力分析》教案的文章内容属于厦大家教纯公益完全免除中介费,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,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