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请家教 做家教 学员查找 教员查找 教育资讯 家长校园 教学方法 试题下载 成功案例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注册 登陆
热点推荐
适度游戏,“勇哥”一句话促游戏迷考上厦大
妈妈,我想对你说(厦大家教心理专文)
2013年9月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-开始
教育资讯 教学方法 中考 高考 精选模拟 家长校园
注册 登陆
厦大家教 > 正文
大学生"没经验",求职碰壁,滋生职校繁荣
   2009-3-22 9:27:13     厦大家教网

企业抱怨“大学生重知识轻技能,不能立刻派上用场”,高校坚持“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”。面对种种矛盾,专家提出企业必须告别“急功近利”,为大学生经验积累提供更多现实条件,而高校的教育思路也亟待转变。

据了解,在今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,不少大型企业都搁置了招聘计划,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有一些用工计划,不过公司规模有限,所以每招进一个新员工就希望马上进入“角色”,甚至可以“一个顶三个”来用,非常看重实战经验。

对于求职道路上频频遭遇的“经验门”,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四学生邬震宇道出了应届毕业生的苦衷,“虽然我的专业方向是零部件的设计与改进,可是对于某些企业要求‘成熟的产品设计开发经验’,我们一个本科毕业生是不可能达到的,要知道开发设计必须有5至8年才能算成熟。”

教学型高校应重视职业教育

来自高校的老师们也认为企业要求学生拥有“经验”并不现实。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刘东胜认为,高校不是技校,培养的是学习能力,不会具体去教如何拧螺丝。“企业如果一味追求‘经验’,而不看重学生的潜质,最好今天招来明天就能用,太过急功近利恐怕只能招到按部就班的技工,无法吸纳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。”

“部分企业有急功近利的嫌疑,但是抛开这些因素,学生要变,高校也要变。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表示,追溯“经验门”的源头,高校首先要转变教育思路。“目前上海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,但部分高校的思路还停留在‘精英教育’阶段,这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,就是学生空有书本知识,缺乏实践经验。”

在杨教授看来,高校要有所分工,研究型大学,例如985高校中的数理化人才需要进行“精英教育”。而其他大部分教学型高校如果也一股脑儿搞“精英教育”,忽视“职业教育”职能,显然本末倒置。“其实职业教育应该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,比如师范、医科、律师、会计,这些都是职业教育,对于这些专业就需要高校在大学期间安排学生去实习、实践。”

企业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

“对企业而言,员工培训的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,如果应届毕业生在大学里就积累了实习经验,无疑更受企业青睐。”杨德广教授在美国和日本考察时发现,很多高校会提供给大学生“顶岗劳动”的机会,即进入企业顶替员工工作,被顶替的员工去接受再培训,而很多企业最后会录用“顶岗劳动”的同学,因为录用后的学生可以马上胜任岗位,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。

版权声明:以上关于大学生"没经验",求职碰壁,滋生职校繁荣的文章内容属于厦大家教纯公益完全免除中介费,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,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
分享到:
 
版权归厦大家教网所有 copyright 2009-2015
咨询热线: 0592-2190400 张老师